熱門關(guān)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(guān)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中醫(yī)食療 > 飲食指南

吃燕窩的最佳時間 燕窩的正確吃法

時間:2022-08-07 13:40:44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tipstogelterpercaya.com

  燕窩是種傳統(tǒng)的滋補品,是指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,再混合其他物質(zhì)所筑成的巢穴。燕窩含有豐富的糖類、有機酸、游離氨基酸以及唾液酸,具有滋陰、潤燥和補中益氣等功效,那么什么時候吃燕窩最好呢?燕窩的正確吃法有哪些?

吃燕窩的最佳時間 燕窩的正確吃法

吃燕窩的最佳時間

  燕窩最好在早晚空腹食用最好,因為這兩個時間食用,燕窩的吸收效果最佳,特別是清晨能夠?qū)⒀喔C營養(yǎng)成分的吸收達到最大的效果。晚上臨睡前空腹食用燕窩,既有利于燕窩營養(yǎng)的吸收,又可幫助睡眠,并且有美容滋養(yǎng)的效果。吃燕窩時,需要注意的是要循序漸進,短期內(nèi)量不宜使用過多,不可急于求成。

燕窩的功效與作用

  1、補肺潤燥

  燕窩具有極強的補肺潤燥功能,對于支氣管炎、久咳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有著良好的調(diào)養(yǎng)作用。患有這類疾病的人可以用燕窩輔助治療,每次20克左右,每周吃兩到三次,能夠有較為理想的治療及調(diào)理效果。

  2、養(yǎng)胃補氣

  燕窩具有養(yǎng)胃補氣的功效,對于因胃寒所引起的惡心嘔吐、腸鳴、反胃等都有良好的調(diào)養(yǎng)功效,對于胃陰虛的人群而言,燕窩的作用是非常不錯的。

  3、止汗補氣

  燕窩對于因氣虛、脾虛所引起的多汗、夜尿多、小便頻繁等癥都具有一定的效果,夜晚盜汗的人也可以適當?shù)氖秤醚喔C,可以有效的止汗補氣,使身體恢復健康狀態(tài)。

  4、延緩衰老

  如果害怕容顏逝去,可以食用一些抗氧化、防衰老的補品,燕窩是一種具有排毒功效的抗氧化食品,長期食用可以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。另外,燕窩還具有強心、降壓的作用。

燕窩的正確吃法

  一、清燉燕窩

  材料:干燕窩3g,清水3/4杯

  做法:提前將干燕窩碎用清水浸泡4-5小時。另外拿一個碗,將除掉雜質(zhì)的燕窩裝在里面。燕窩挑揀好后,全部倒入燉盅內(nèi),加入適量清水。在電飯鍋內(nèi)放入1/2鍋清水,放入燉盅,加蓋燉75分鐘。最后取出燉盅,放至適溫即可食用。

  二、燕窩燉雞湯

  材料:雞腿600g,燕盞2盞,清水適量

  做法:燕盞提前3小時用清水泡發(fā)。雞腿洗凈,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的水,加蓋后用大火煮沸,焯燙過后撈出再次洗凈。將鍋中的水倒掉,洗凈,放入雞腿,加入足夠的清水以及泡好的洞燕。蓋上蓋子,用大火煮沸,關(guān)火,整鍋倒入電燉鍋中,用大火燉2小時左右即可。

  三、牛奶燕窩

  材料:燕窩2盞,黃冰糖適量,純牛奶1/2盒,水適量

  做法:燕窩用涼開水或者溫開水浸泡一小時至軟,撕成一條條,然后用小夾子挑毛,再用涼開水沖洗幾遍。沖洗干凈后放在干凈的碗里,加入剛好沒過燕窩的水浸泡三小時。然后連同泡燕窩的水倒入電燉盅內(nèi),加入適量的黃冰糖,燉30分鐘。燉好后加入半盒純牛奶,攪拌一下,繼續(xù)燉10分鐘。燉好后要及時把蓋子打開,以免余溫將燕窩溶了。

  四、紅棗銀耳雪梨燉燕窩

  材料:燕窩20g,紅棗數(shù)顆、銀耳100克、雪梨1個、冰糖50克

  做法:1)準備好燕窩,用溫水浸泡2小時,然后用手撕開,揀去羽毛,換水重新浸泡。浸泡完后,將水倒掉,把燕窩放入燉盅里,加入適量的冰糖和蒸餾水。將銀耳朵泡軟洗干凈,撕成小朵,將大紅棗1切兩半,將梨洗凈切塊2)加入銀耳,紅棗,梨,蓋上蓋子,大火燒開3)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,并且將蓋子側(cè)開一條縫,小火燉30分鐘4)煮至冰糖融化,關(guān)火,晾涼即可食用。燉好后,可以根據(jù)個人口味加入椰汁。

吃燕窩的最佳時間 燕窩的正確吃法

  關(guān)于燕窩的正確吃法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,燕窩最好在早晚空腹食用最好,因為這兩個時間食用,燕窩的吸收效果最佳。希望以上內(nèi)容對您有幫助,祝您身體健康,生活愉快。

查看評論

標簽:

相關(guān)閱讀:

    無相關(guān)信息

評論:吃燕窩的最佳時間 燕窩的正確吃法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tipstogelterpercay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