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(guān)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(guān)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偏方大全 > 兒科偏方 > 消化類偏方

寶寶拉肚子的中醫(yī)辨證護理

時間:2012-11-28 10:35:19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tipstogelterpercaya.com

小兒腹瀉是夏秋季常見疾病,多因喂食不當,內(nèi)傷乳食,損傷脾胃,致脾胃對水谷之腐熟運化功能失調(diào),水谷不分,下迫大腸,則成泄瀉。小兒腹瀉臨床除有效治療外,媽媽們的精心護理也是非常重要。以下我們介紹幾種小兒腹瀉的辨證護理方法。

傷食泄瀉

主癥微熱或無熱,惡心、不思食、嘔吐乳塊,瀉下次數(shù)不多,呈黃綠色水樣便或夾有奶塊便,酸臭氣,腹脹,排氣惡臭,舌苔白或黃厚膩,脈滑數(shù),指紋沉。

護理措施:

①嚴格控制飲食。禁食6~12小時左右,腹瀉好轉(zhuǎn),可進稀米湯或焦米稀粥。忌油和生冷瓜果。

②按傷食不同可給與單味中藥煎服,幫助消化。傷于肉類,焦山楂15克水煎服;傷于面食,炒萊菔子10克,麥芽15克水煎服;傷于乳食,麥芽15克水煎服;傷于谷類,用雞內(nèi)金、神曲、谷芽各10克水煎服。

③腹痛、腹脹引按摩法。用掌心從右下腹、右上腹、左上腹、左下腹按順時針方向輪換進行腹部按摩約5~10分鐘,手法要輕,以誘導(dǎo)肛門排氣,減輕腹脹痛。

風寒泄瀉

主癥大便清稀如鴨糞或多泡沫,色淡黃或青綠,臭氣不甚,日瀉10余次,腸鳴,腹痛伴低熱,稍咳,口不渴,舌苔白潤,脈浮,指紋紫滯。

護理措施:

①避免受風寒,在用熱水袋保暖時溫度不宜過高,以防燙傷皮膚。水瀉不止者可用艾條灸臍孔。

②飲食素凈,忌生冷瓜果。宜喂熱米湯、稀粥、煮爛面食等流汁或半流汁飲食,并可用生姜3克、紅糖6克煎湯服,以溫中散寒,止瀉止吐。

③若伴有傷風咳嗽發(fā)熱外感者,應(yīng)臥床休息,用艾灸神闕穴

 

查看評論

評論:寶寶拉肚子的中醫(yī)辨證護理

精彩專題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tipstogelterpercay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